“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站立在营门传营号,大小儿郎听根苗……”
一段西皮流水,引来满堂彩。台上的“黄忠”却有着一张稚嫩的脸——原来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初中生。4月,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他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湖广会馆戏曲博物馆,参观了大戏楼、听了折子戏,最后勾了脸谱自己上台露了一手,把同学们都“震”了。
同一时刻,附中初一年级的其他学生们还出现在了天坛、陶然亭公园、南中轴线等地——不论是语文、历史,还是生物、地理,这些平时要在教室里一门一门学习的知识,这一次由同学们在实践中综合学习,而这正是北京师大附中今年全新推出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01
走出教室
让学科知识不再是孤岛
根据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北京师大附中初一年级今年设计了全新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不仅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学校外,还打通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旨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建立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
初一年级组长康老师介绍说:“《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设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为此,北京师大附中初一年级精心设计了六个主题,分别带领学生们来到天坛、陶然亭公园、南中轴线、湖广会馆等场所,并给学生们设计了丰富的课程任务,将初一年级课程体系中的所有学科知识都巧妙融合进了这六条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路线中。”
在湖广会馆,通过戏曲博物馆的展览了解了京剧知识、听了演员们现场演绎的《卖水》《闹龙宫》等唱段之后,同学们要回答诸如“戏台两侧的对联和匾额写了什么字、用了什么字体;徽班进京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等问题,还要试着解构设计项羽的京剧脸谱。
在天坛、在陶然亭、在南中轴线,同学们都不再是普通的小游客,而是要一边探访各处名胜古迹,一边学习关于古建筑、古文化、声音传播原理、地理坐标系、生物多样性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教室外的风景名胜、一草一木,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在陶然亭里的‘华夏名亭园’,我们特意去看了被写进课文的‘醉翁亭’和‘兰亭’,还情不自禁背出了这两篇课文,那一刻,我觉得我们跟欧阳修、王羲之等古人共情了。
上学期的艺术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京剧知识,但是直到来到湖广会馆,我才知道古代的戏楼什么样。现场欣赏了演员的唱腔和身段,我了解到京剧也不只是优雅的,还是俏皮可爱的、搞笑有趣的。
北京师大附中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红十字急救培训”主题活动中,学生们在红十字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了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知识,并亲自动手操作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常用急救仪器。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对医学、对生命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关于急救的专业知识让我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我们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也让我体会到治病救人的不易,对医护工作者更加崇敬了,也激发了我今后从事医学领域工作的兴趣。
02
精心设计
实现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教授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是指基于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跨学科课程已被证明能产生许多积极的学习成果,如能够换位思考,从多种思维方式看待一个问题;能更深入地解释现实世界问题的本质;会灵活运用学科概念和技能;提出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等。
为了让学生们真正能够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掌握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实现德育、美育、体育等教育目标,北京师大附中的老师进行了精心设计:
“我们之前就把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融合成了综合性的艺术课,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了京剧相关知识,还教大家学唱了部分京剧选段。这次的‘进戏楼、近京剧’活动,就是我们以艺术课程为主干,融合了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设计的。”
在 “ 煌煌天坛溯文化”主题活动中可以看到,学生们除了要学习关于古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运用几何知识、地理知识绘制圜丘台、游览线路图; 在了解了古代祭天文化相关知识后,学生们也在认真思考后悟出了“只靠天带来好运是没有用的,无论帝王们多么虔诚也只能覆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要靠人民的脚踏实地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国泰民安才能实现”的道理。
最具挑战性的活动堪称十公里南中轴线徒步,对于平时很少有机会长距离行走的学生们来说,这项任务很是艰巨。但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与都市的繁华之间,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古都的壮美、学到了生物知识,更体会到了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戏曲博物馆之旅,则激发学生联想到了艺术与学识的吸收、转发、传承与发扬之间的联系——“回想附中也已历经百年,身为附中学子,参与了意义深远的京剧传承之旅,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艺术还是学识,都需要吸收并转化,传承再发扬,不断奋进。”
据介绍,北京师大附中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还将进行“第二趴”——“家乡风情游园会”。届时,全体初一年级学生将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展板、花车展出全国各省市手工艺品、特色美食,同时讲解当地历史、展示当地方言、表演地方戏曲或民谣等。
“爱国主义教育是从认识家乡开始的。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4的学生家长出生地在其它省区,因此我们希望以各省区历史文化知识为载体,实现地理、语文、英语、科技等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
03
全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提出了“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这与北京师大附中一直坚持的“全人格教育”不谋而合。
2020年,在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后,北京师大附中聚焦新时代“全人格”的关键品质,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断开发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与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统一起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希望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让他们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成为会学习、也会生活的人。
北京师大附中王莉萍校长如是说。
文 | 京教君
素材 | 北京师大附中提供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