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09月07日 09:19:07
9月6日上午,东莞市委市政府就“东莞存在灌水活牛进入屠宰场”一事发布通报。通报指出,对媒体报道的东莞市存在灌水活牛进入屠宰场的新闻,于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赶赴厚街镇河田社区七姐妹山涉事“活牛灌水窝点”、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现场调查处置,现场活牛尿液抽检均为阴性(主要检测“瘦肉精”),目前涉事活牛供应商李某等5名人员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并暂停东莞市食品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活牛屠宰业务。
“活牛注水”、“活猪注水”、“活禽注水”、“注水肉”是一个老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都严重困扰着食品安全工作,成为“舌尖上的安全”的一道难题,以至于民间也发明了一些辨别“注水肉”的土办法。譬如拿一张能够吸水的纸,往肉上一贴,如果能够粘上去,就说明没有注水,如果难以粘上去,就有可能是“注水肉”。有的则直接用手去触摸,看看有没有注水。用手触摸的多了,又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容易使被触摸过的肉带上其他细菌等。
“注水肉”问题,无疑是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15年5月,***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后,各级开始对包括“注水肉”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地毯式检查,层层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因此,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很大提升,“注水肉”也一度退出江湖。即便在前两年肉价大涨的情况下,也没有发生明显的“注水肉”问题。
没有想到的是,在肉价总体比较平稳的时候,“注水肉”却重出江湖,而且是涉事食品公司与牛贩子已经联手作案两年,“注水牛肉”也被销往东莞、深圳等地市场,进入到宾馆、饭店、食堂和广大居民的餐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两年时间了,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难道监管全部成为摆设了吗?
如果说牛贩子是“活牛注水”的犯罪原点的话,后面还需要经过集中屠宰、检验检疫、经营流通、监督管理等关口。进入集中屠宰场前先要提供产地检疫证明、畜禽运输检疫证明和运输工具消毒证明,简称“两票”;活牛屠宰后,牛肉上需要加盖检疫验讫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章,简称“两章”。否则,不能进入流通环节;到了市场,经营者也会做一些简单的判断,如果是“注水肉”,或价格便宜,或拒绝接受,实际也是一道关口,很多情况下,也能检查出肉有没有注水;进入农贸市场时,管理人员需要逐批逐户查验猪肉的“两票两章”,确认情况无误后才能允许对外销售。
也就是说,只要认真检查,每个关口都能检查出“注水肉”。分明是,每个关口都成摆设了。除经营者关口可能受利益影响,不会认真把关外,其他的都应当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关口,怎么也都失控了呢?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会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检,为什么长达两年时间都没有发现“注水肉”,反而又是媒体“超前”一步呢?
从此起案件上不难发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确实还存在一些盲点。很有可能的是,类似问题可能不止只有东莞存在,其他地方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也不是只有牛肉市场存在,其他肉类、其他领域可能也会存在。这就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必须举一反三,能够从东莞的“活牛注水”事件中吸取教训,来一次食品安全大检查,对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肉制品、蔬菜等都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涉案者予以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哪个部门、哪个人,都不能对食品安全工作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也不能抱侥幸心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责任。只有监管用心,百姓才能放心,政府才能安心。因此,各级监管机构一定要切实负起食品安全责任,守住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确保食品安全工作不出现任何漏洞。尤其像“注水肉”这种老问题,决不能让其重出江湖,让其再次损害广大居民利益。
食品安全东莞市“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