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土进袋,铺设防水布,运防汛物资……近日,在滹沱河南大堤上,衡水武强县近千名党员干部群众正紧张有序地加固大堤,全力迎战汛情。连日来,面对严峻汛情,武强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闻令而动,吹响防汛“冲锋号”。该县及时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保障群众安全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积极投身防汛。县直各单位、6个镇党委、238个村级党组织迅速行动,组建318支党员先锋队,113名第一书记、225名驻村工作队员就地转化为防汛工作队,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做好巡堤查险、排水排涝、监测预警等工作,逐户开展“敲门行动”,摸排群众状况。画乡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组织救援队进驻北代镇和东孙庄镇备勤。顶呱呱机械、正欧乐器、博路天成新能源等非公企业党支部,北代镇解村党支部书记、南平都村驻村第一书记等纷纷捐赠物资,慰问防汛一线工作人员。
上下一心,织密防汛“安全网”。市委包联领导深入防汛一线,帮助研判形势,现场指导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坚守一线指导防汛工作。各县级领导深入分包乡镇、分管区域,靠前指挥、现场调度,紧盯末端、狠抓落实。县委办、政府办、应急、水利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密切沟通协调,落实防汛工作各环节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依托“1+10”党员联系户,建立以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为主体,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为补充的网格员队伍,全覆盖、全方位服务群众,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向险而行,争当防汛“战斗员”。该县蓄滞洪区涉及的15个村,实行三级包联制度,每村由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县直单位、一名乡镇班子成员负责包联,层层压实责任,全力做好提醒疏导、群众转移、物资供应等工作。蓄滞洪区15个县直包联单位尽锐出战,开展拉网式排查,协助群众转移;东孙庄镇组建8支党员先锋队,每支先锋队由镇班子成员带队,连夜进驻蓄滞洪区5个村、3个群众转移安置点,组织群众转移;北代镇组织非蓄滞洪区25个村组建先锋队,积极参与蓄滞洪区防汛工作,加固滹沱河大堤……
同时,县委组织部及时制定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通知》,派出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县直各单位、各镇领导班子和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表现情况,并将干部表现及时计入“干部成绩单”,作为评价使用干部和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在防汛工作中挺身而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投入到防汛第一线,亮身份、当先锋,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红色屏障”。(王立伟 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