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国产剧,再这么烂下去就真完了!

说到刻板印象,你能想起国产剧中的哪些设定?

是住在大房子里穷到只能来碗泡面,离职时总会抱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



还是农村人必然面目可憎,身上有着种种令人难以忍受的陋习?



是父母必须疯狂对子女吸血PUA,婆婆永远歇斯底里每天要死要活地作妖?



还是渣男必然大男子主义想生儿子,整天一副不可理喻欠削的嘴脸?



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剧这么“擅长”脸谱化地塑造人物?

是编剧垃圾,是导演无能,还是演员不行?到底谁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今天这篇图文,咱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纯粹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欢迎在评论区里理性讨论。



往前倒二三十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影视剧,基本上没有这些离谱的操作。

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讲旧时代东北农村生活的《情债》。

说的是一个名叫朱四的男人,因为家里实在太过贫穷,为了生活不得不到丈夫患有重病的七嫂家“拉帮套”。



*拉帮套:一种婚姻旧俗,指丈夫没有能力维持家里生计,无法赡养老人的时候,妻子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招另一个夫婿,继续维持家庭的生活。

他与七嫂产生了深刻又痛苦的爱,最后遗憾收场。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故事似乎有些猎奇,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确有发生。



作为农村人,虽然物质匮乏,但朱四和七嫂都有着美好动人的品格,情感上也都炽热而纯粹。

再说说讲女性觉醒的《女人不是月亮》。

故事的主角名叫扣儿,是个山村姑娘,因为不愿接受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来到城市。

渐渐地,她越来越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从此不愿再做为男人而活的传统女人。



在这部剧中,没有喊得震天响的“独立宣言”,也没有男女对立,有的只是女性奔赴自由的反抗与力量。

毛阿敏演唱的同名主题曲,“女人不当井底的蛙,女人不当锈死的那把锁……”,哪怕现在来听,都依然振聋发聩。



再比如,讲普通老百姓日常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相比前面两部剧,这部剧熟悉的人应该更多一些,也算是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之一。



剧集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从头到尾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一家人挤在小胡同里别提有多真实。

梁冠华在剧中塑造的张大民,乐观积极,整天跟着邻里街坊嬉皮笑脸地耍贫。

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日后他竟然成为了断案如神的狄仁杰。



相比现在,那个年代的国产剧,有着更加强烈的作者性和文人属性,讲究个“以文载道”

究其原因,尽管八九十年代我国影视行业已经开始市场化,但影视创作的话语权并没有落入到资本手里。



想想看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它们都是央视出品的,主创团队包括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有的细节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考究。



最近这些年,尽管四大名著被翻拍了好几次,但有哪个是能够超越央视版的?

在编剧层面,当年的那一批人和现在的一些编剧也不一样。

他们要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要么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要么肯花时间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



依然以农村题材为例。

给赵本山写过好几部经典小品的何庆魁,曾写出过不少深入人心的乡村影视作品。

光是同赵本山合作的,就有《刘老根》《夜深人不静》和《男妇女主任》,评分都不低。



为什么他的这些作品都能获得好评?

除了赵本山和其他演员优秀的演技以外,还在于故事层面本身的扎实可信和妙趣横生。

而这,恰恰得益于何庆魁从小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对农村长期的深入观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作品中,辛辣的讽刺是有的,但对农村人的丑化和歧视则并不存在。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影视剧迎来了它颇为辉煌的十年。

这个时期的国产剧,佳作频出,突出一个百舸争流,百花齐放。

喜欢军事题材的,可以看《士兵突击》《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喜欢情感伦理的,可以看《玉观音》《永不瞑目》;



喜欢严肃历史剧的,可以看《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喜欢戏说的,可以看《神医喜来乐》《铁齿铜牙纪晓岚》;



喜欢年代剧的,可以看《闯关东》《走西口》;喜欢都市剧的,可以看《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



喜欢名家小说改编的,可以看《金粉世家》《京华烟云》;喜欢谍战的,可以看《潜伏》《黎明之前》。



而以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我们的童年回忆,《少年包青天》《春光灿烂猪八戒》《康熙王朝》《水月洞天》《武林外传》《家有儿女》……



它们,都诞生在世纪初那个十年。

为什么当时的国产剧会如此繁荣?

一方面,得益于当时的环境,更多的资本和人才,都涌入到了影视行业。

另一方面,当时的创作者依然保有敬畏,当时的资本也没有成为主导一切的核心。

根据《新周刊》的一篇文章,为写好《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兰晓龙曾在战友话剧团深入生活多年。



而创作了《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王丽萍,则在一档婚恋相亲节目中当了十几年的观察嘉宾。

今时今日,你跟别人说我要为了一部剧去准备个好几年,大家只会觉得,你不是疯了吧。



大体上看,当年的影视投资方,主要来自于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商和煤老板。

它们的特点,简单概括起来就是“钱多事少”,尊重专业,给了创作者非常大的创作自由。

写什么样的剧本,用什么演员,我不管,我最多让你安排安排谁谁谁演个啥配角。

早前,编剧汪海林就有一句非常出圈的话——

非常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他们除了要求找女演员以外,没有别的任何要求。



在这样的条件下,制作不出优秀的电视剧,那只能说明你水平太次。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大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人们的观剧习惯也从电视转移到了电脑、平台和手机上。

很快,互联网资本成为了影视剧的主要投资方,各大视频平台成为了主要的观剧渠道。

这意味着,互联网资本控制了整个影视产业链的上游下游,成为了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存在。



同“煤老板”不同,互联网资本从立项到播出、从剧本到演员,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因为,它们所追求的是算法,是流量,是快速赚钱,是竭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增殖。

前些年“大IP+小鲜肉”的模式,就让它们在制造了一部又一部烂片的同时,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虽然“大IP+小鲜肉”这个模式没人提了,但市面上正在播出的、制作的、待开机的,大部分其实还是这个套路。

只不过,“大IP”开发到头了,现在是各种新IP,“小鲜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流量小生和流量小花。

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放眼望去,各大平台到处都是根据某某文学某某小说改编的古偶。



这些古偶,有不少都是奇幻和架空的设定。

既不用考虑现实逻辑,也不必须在服化道上特别考究历史,演技说得过去就行。

只要把各种工业糖精、爱虐情仇、生生世世安排上,提供足够的爽点和痛点,基本不愁没有观众。



可能有人要问了,你说这些与今天讨论的主题有啥关系?

刻板印象、脸谱化的操作,不都是现代剧里的操作么?

事实上,之所以现代剧会如此,与互联网资本愿意选择古偶的逻辑是相通的,即:

同样以流量为最大考量,同样以快速增殖为唯一目的。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互联网资本不可能给你精心打磨一部剧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一部剧的编剧,并不是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大编剧把控主体结构,提提意见,一堆小编剧编写具体戏份和台词。

所以,大部分的底层编剧,其实只是一个码字民工。



由于互联网资本追求快产快销,编剧们只能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剧本交上去。

他们能做的,只是根据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网上的热帖,或者自己的主观臆想,进行生硬地创作。

甲方想要啥冲突,觉得啥话题能上热搜,他们就把什么样的东西填充到剧情中。

仔细想想,国产剧里的那些刻板印象,是不是跟很多自媒体里的内容非常相似?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职场剧,最后播出来的都是恋爱剧?

表层原因,是很多国内的年轻编剧只会学校教出来的写作技巧。

他们要么没上过班,要么即便上过班,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有限,很多专业领域根本不懂。



*热知识,《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小说作者亦舒就没上过班。

这个时候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个是花时间去研究和实习,另外一个是搭配专业人士。

很多美剧和日剧的创作团队,都有专业人士做顾问,从剧本创作到最终拍摄全程把关。

去年的国产职场剧《问心》,之所以拍得好,也是因为走的这个路子。



一方面,让主演在开拍前到三甲医院实习观察了三个月;

一方面,邀请了多位医疗顾问全程跟进创作。



只可惜,更多的情况下,资本并不care这茬。

它们只想用更少的钱和时间,获得更爆的流量和数据,对是否拍出精品剧并无执念。

也因此,把职业剧写成恋爱剧,反而成为了一个捷径。

而且,当资本觉得某部剧有爆款潜质时,还会要求编剧调整大纲,把20集能讲完的故事扩充到40集。

如何水时长?只能各种增加人物、支线、狗血桥段之类的呗。



结果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剧情,制造戏剧冲突点,很多情节就避免不了走向离谱和抽象。

这些问题,的确有编剧能力不足的原因。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编剧写完之后,导演和演员觉得不妥,也是有调整空间的。

所以,如果最后端出来的是一坨大的,归根结底是资本主导下,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



编剧宋方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把自己搞成了文艺法西斯

在我看来,为了赚钱投资影视无可厚非,但还是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交到导演和编剧手中才是。

毕竟,总是制造一些垃圾内容,迟早有一天会被反噬。

这两年被资本看好却糊了的剧简直不要太多,大家懂的都懂,这里就不列举了。

最后大家对国产剧中哪些刻板设定不吐不快,不妨发到评论区一起聊聊~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沼泽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南京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1.《请回答1988》每一集都是家长里短、鸡零狗碎、鸡毛蒜皮。 但是每一集都是笑点满满、萌点满满、泪点满满。 每一集都能让你笑到抽搐,又哭成一条狗。 每一集都有无数个戳到共鸣的细节。看着巷子里的这群人,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遇见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全文]
    2025-04-03 03:43
  • 当春风成为绝响当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方大同离世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错愕与恍惚。这位41岁音乐人最后的微博动态还停留在两周前的新歌分享,评论区里粉丝们仍在嬉笑着猜测他是否又在筹备惊喜。这种戛然而止的断裂感,好像是耳机里循环播放的《三人游》突然[全文]
    2025-03-23 02:10
  • 12月16日,48岁的演员余男,在接受红毯采访时,带来了一个炸裂的消息。许久未露面的她,竟然是去结婚度蜜月。听到这一消息,记者都愣住了,一个娱乐圈大瓜,就这么水灵灵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啦。活动现场,余男穿搭独特,一件斜跨牛仔衣,透露出自信、洒脱[全文]
    2024-12-26 02:07
  • 《我是刑警》开播10天站内热度即破万,截至目前登顶爱奇艺2024年热度最高剧集,已达成必看榜TOP6成就!而且收视率全平台登顶,收视率11天top1,目前市占率破30%了!酷云实时收视峰值破4.1%,创CCTV-8黄金档历史新高!今晚《我是[全文]
    2024-12-14 02:06
  • 步步惊心:若曦为什么放弃老八选了雍正?这一点很多人忽视在电视剧《步步惊心》的最后,若曦在满清王朝走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现在,“山中岁月容易过,世间繁华已千年”大概就是这种意思。她在那里生活了那么多年,看遍了人世变幻、波谲云诡的宫廷生活,但是[全文]
    2024-12-12 02:06
  • 《白夜破晓》终于完结了!中津昆仑背后大哥也终于露出狐狸尾巴!所有人都没想到,外表温文儒雅、和蔼可亲的施广陵,会是吴征灭门惨案的幕后真凶。也是草菅人命,指使手下一连杀了吴征一家五口、伍玲玲、刘长永、林嘉茵、穆己、小职员、保安等几十人的刽子手![全文]
    2024-12-08 02:1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南京城市新闻 nj.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